te
览潮网> 观点>大咖说> 田华:艺术灵魂没有一丝白发

田华:艺术灵魂没有一丝白发

她的一生将现代中国的战乱烽火、改革复兴一一阅遍,以超过一甲子的年华琢磨角色、用心演戏。从“白毛女”到党的女儿“李玉梅”,她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被定格在几代中国观众心中;从昔日风华正茂成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到今朝白发苍苍依然活跃于大银幕上,她以朴实亲切的表演风格,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生动注脚。她,就是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

采访约在她家中的客厅,这里空间不大却装满回忆——随处可见的老照片、墙上悬挂着的田华从艺术到生活各阶段的影像记忆、书柜里珍藏的被授予的各类奖章……最显眼的,则是在茶几上摆放着的一张张手写的讲话提纲,“每次参加座谈会或者电影发布会,我都提前准备些‘干货’,希望分享点有价值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89岁的田华,满头银发、一袭红衣,步履稳健、精神矍铄。在即将上映的电影《你若安好》中,田华饰演急诊科主任医师潘峰的奶奶,戏份不多,却甘当绿叶,“我演的虽是小角色,但电影是大主题——‘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离休的田华本可在家安享晚年,但她却“不知足”——在她手写的工作日记中,近期的工作安排、心得体会密密麻麻;每逢党、国家和军队重要节日、重大纪念活动,以及行业活动、赈灾义演,她总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有人问她,这把年纪为啥这么拼?田华这样回答:“人可以老去,而艺术常青。我没离开时代、没离开生活、没离开人民,所以自己这颗螺丝钉还没有完全老化,我要尽最大努力发出光和热。”

记者在田华家中采访田华

真者,精诚之至也。

1950年,田华因在电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儿”而家喻户晓。从小在农村推碾子、采棉花、挖野菜、搂柴火的困难日子给了她无限素材和创作灵感。

1958年,田华饰演的女共产党员李玉梅让其成为“党的女儿”的代名词。生于北方、工作战斗都在北方的田华,根本不了解南方人民的生活习俗。幸运的是,作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在会上结识了来自江西兴国的妇女代表刘友秀和范秀英。头戴黑布梳簪子、穿宽袖上衣肥裤腿、脚踩草鞋的南方妇女形象,让田华很快建构出李玉梅的外形气质。

“她们参加过苏区对敌斗争,给我详细叙述了红军长征前后苏区发生的情形。介绍时,她们还情不自禁唱起山歌,‘哥哥出门当红军,斗笠背在背中心。祝福哥哥打胜仗,消灭敌人不留情’。这一切让我真实感受到当年的情景,再联想起自己参加革命的经历,让我对‘党的女儿’有了独特的见解和诠释。”电影中有一场戏是李玉梅回到八角坳,看到敌人对根据地群众烧杀抢掠后的悲惨情景。田华表演时眼中没有泪水,只有一丝冷峻的光,对敌人仇恨和藐视跃然而出,更蕴含着深埋痛楚、接续奋斗的隐忍和决心。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是田华对表演的追求,也渗透于她一生的表演实践。“生活就是真,是创作的来源。演员要长期地、无条件地深入生活,去体验感悟直接生活、去倾听了解间接生活。”

几十年表演生涯,塑造人物不胜枚举,田华最满意的却是两个戏份很少的角色,共同的原因便是“花费最多心思呈现出角色的‘真’”。

一个是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工作组组长颜少春,她找于蓝借来旧衣服,在袖边补上浅颜色的补丁,在仓库里找到蓝色的破裤子,从导演那里借来黑皮带的旧手表,再结合五七干校待过一年多的亲身经历,从外形到内心,田华与角色融为一体。

另一个则是电影《白求恩大夫》里的冯医生。冯医生在电影中只有20多个镜头,却在与白求恩的对话中浓缩了人物的成长轨迹。冯医生从接白求恩到将门打开,再到把白求恩迎进来,四处张望、谨小慎微,最后关上门的一整套细节和动作,看似寻常,其实处处凝结着田华在敌后根据地的生活和经验。

电影《白求恩大夫》剧照

始终在背后默默帮助田华成功塑造角色的人,正是她的丈夫、开国大典的天安门舞美设计负责者苏凡。苏凡经常帮她筛选剧本、分析角色,《白毛女》的案头工作就是苏凡帮助田华完成的,甚至连田华革命文艺五十周年的所有准备工作和资料都是由苏凡帮忙整理。

田华家中墙上的两张相隔40年的全家福照片。

年轻时孩子们站在前面,年老后田华和苏凡站在了前面。

2016年11月,苏凡去世。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谈起丈夫苏凡,她眼里微微闪烁着泪光,随手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日记。在这本独属于苏凡的日记本里,田华这样写道,“昨天晚上是平安夜,当然是人们的欢乐之夜,往年我们家有平安夜的圣诞树、各种彩灯、许愿的标签、房上的各色调幅,真是温馨气象。今年我一个人面对电视,这就是2016年我的平安夜……” 对丈夫的思念、对当下的感怀、对儿女的期盼,皆以情化文。文以载情,搭建起生死不能阻隔的心灵相通。

在火热生活、人世冷暖中淬炼出的真情,让田华将发自内心的感悟投入角色、塑造人物。

降落的夕阳意在点燃繁星

演员名气大了,各路寻求代言广告的商家纷至沓来。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曾有人请田华做广告,但她果断拒绝,“我并不富有,但不能只是‘向钱看’。”直到现在,田华没有演过一条广告、代言过一种商品。

婉言拒绝“挣大钱”, 却主动要求参加“不挣钱”甚至“倒贴钱”的活动。尤其是退休后,田华将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工作中:中国文联主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她积极参与;汶川、玉树、芦山等抗震救灾义演活动处处留下她的身影;在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江西老区遂川县慰问演出时,她发着高烧坚持登台演出,结果刚完成任务就昏迷过去,被抬上飞机直送北京的医院;作为“山花工程”执委会授予的“爱心大使”,她和年轻人一道翻山越岭,把书本、文具和学费交到山娃手中……

田华和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在一起

中华环保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顾问、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形象大使、中国榜样公益爱心大使……在“演员田华”前,一连串与公益事业有关的头衔让人们从更多元的视角走近她、读懂她。

耄耋之年的田华,并没有因深居一隅而局限视野,反而将关注观察的目光投得更远,将学习思考的疆界拉得更宽。“在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中,我选择老有所为”。老有所为,做的不仅是公益,更是紧跟时代、接续传承。

1996年,她创办田华艺术学校并担任校长,每年新生入学时,她都要亲自上一堂德育课,教育学生学艺要先学做人。对自己当演员的孙子杨潇,她除了与他探讨业务,更多地是提醒杨潇做演员不能有了成绩就翘尾巴,更不能浮躁。

在节目《我不是明星》中,田华将由文化部颁发的1949至1955优秀影片一等奖章交给孙子杨潇,希望作为新老两代电影人的传承。

“前一阵我看一个电视剧,一名我党的女地下工作者在受刑时还粘睫毛、涂口红,连留下的泪水都是用甘油点的……演员是以角色为生命的,不能总想着自己的外在形象或者成名立万。”个人得失计较得多、演戏角色钻研得少,是田华认为当前文艺作品缺高峰的原因之一。

演了一辈子戏,田华还没有演够,她理想的角色是美国电影《金色池塘》里的老人。电影细腻真实、温情闲适的叙事折射出多样的人生况味和感悟,而这正是89岁的田华现在最希望通过角色传递给观众的——可能饱含对生离死别的痛彻心扉、可能蕴藉豁达坚韧的生命态度、也可能充满对年轻一代的谆谆教诲……

“我期待着,多创作一些反映老人的电影。咱们国家有那么多老干部、老军人、老科学家、老农民,他们一生的沧桑与辉煌应该被历史书写、被影像铭记。”

“80后”的田华也很“时髦”,在生活中喜欢看韩剧,最打动她的是《大长今》。不仅追剧情,更看重韩剧的剧本创作和演员表演。“我总在捕捉新的东西,别看我年龄大了,我这眼睛还有点亮光。”正如她喜欢的那句诗一样,“归根的落叶尚能肥沃泥土,降落的夕阳意在点燃繁星”。雄心不老,潜能无尽。

让“不缺钙”的作品成为文化驿站

田华主演过20余部电影作品,把演戏看成是“完成一个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可看性的任务”,这是一种敬畏感。在她看来,任何戏都应该有它的目的,好的作品可以载舟,将人们从此岸渡到彼岸。

田华与其塑造的经典角色。照片是田华的小儿子制作合成。

光影流转,时代跨度中隐映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田华见证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数字化放映到3D银幕的流变。她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历史的节点,文艺作品来自于生活,应该成为时代的文化驿站,向世界展现今日之中国、中国之文化、文化之自信。

从生产的电影的数量和质量、科技水平、摄影技巧等各个方面,我觉得中国电影的发展突飞猛进,像换了天地。最重要的是,题材比过去丰富,适应全球电影产业的需要。”

即使将时间的坐标轴放置于今天,田华主演的电影依然不过时,很多80后、90后能如辨别偶像般一眼认出“白毛女”田华。古为今用,对于年轻人来说,经典作品就是“古”,它们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时空的检验,让人们了解今日生活的来处、未来生活的去向。这是艺术的魅力,更是经典的力量。

在田华看来,“我们现在一样需要‘不缺钙’的电影,富有时代感和思想性。人缺了钙,就完了。作品缺了钙,就会昙花一现。”

作品要跟上时代,演员自身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最近,她放弃了午睡时间,坚持每天下午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政论片,“演员要多充实一点思想性的东西,做一个支撑和主心骨。”

她将更大的希望寄予年轻一代的中国电影人。2010年,田华获得第十九届金鸡百花奖“终身成就奖”,发表获奖感言时她激动地说:“我们多么想做改革者那弄潮的帆篷,或者将肩膀化成攻坚的云梯:踏上来吧,一代年轻有为的精英!”

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现场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电影人,她愿意躬身为桥、立身为梯,献上老文艺战士的由衷的称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不是让年轻人再学我们饿肚子、穿补丁衣服,而是希望他们用革命年代的吃苦奉献精神来干今天的电影事业。”

田华说,自己想当一颗不锈的螺丝钉。不锈是因为要紧跟时代,而螺丝钉则是一个普通文艺工作者“还艺于民”的那份笃定和不灭的热情。

世事万千,读不够,写不完,演不尽。

89岁的田华,艺术灵魂没有一丝白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人物工作室 王瑨 范雅楠)

0

一周热门